疫情封控,记者“禁足”如何“跑”新闻?
一个地区整体封控,
人们不能在城市里面自由行动。
对记者来说,
就失去了亲身采访的机会。
民众信息诉求增加,
记者却难以亲身接触信源,
如何做好采访报道?
这对媒体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更大的挑战。
▲上海浦西封控首日。中新社发 王冈 摄
第一问:
疫情封控,如何获取新闻线索?
“消息来源是记者生命的血液。”
——美国新闻学家麦尔文•曼切尔
线索1:
政府文件 & 政务新媒体
关注政府网站以及各县(市)区、各委办局的官方微信公众号。政府文件、政务新媒体发布的内容具有新闻报道的权威性。同时,这些内容往往与当下热点问题有关。
一方面要抓住时事热点;另一方面要注重问题的细化,不能只看题目,或许内容中的一句话才是我们需要的新闻点,针对文件中的一个点充分运用解读能力展开补充分析。
线索2:
其他媒体的报道 & 社交媒体
记者每天必做的功课,就是工作之余浏览各大新闻网站(人民网、新浪网、中国新闻网等)以及备受关注的热点微博、微信公众号,搜索有新闻价值的抖音短视频等,从中获取大量新闻线索供筛选。
我们可以从已经报道的新闻中获取线索,同一个事件,不同记者能够从不同角度分析解读,新闻报道的内容也不一样。不是对原有新闻简单地改写和抄袭,而是以新的角度撰写,创新思维。
社交媒体具有信息收集快、资源丰富、开放等特点,通过社交媒体往往可以发现最新鲜的、人们最关注的新闻事件。
▲中国新闻网报道社交媒体热点事件。
网络上搜集的资料,真伪很难判断清楚,要收集来自多个独立新闻源的报道。如果所有独立新闻源的信息的指向是一致的、是相同的,则可以报道,否则都需要慎重考虑。
——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 罗自文
线索3:
生活 & 人脉
新闻本身就来源于生活。在“记者”这个特殊身份之前,我们也是一个在疫情中生活的普通人。我们可以从封控的生活中寻找到有价值的新闻线索,发现一般人发现不了的新闻点,从而展开分析和讨论,制作成新闻,并且找到让受众产生共鸣的点。
为了拍到些新闻图片,我们想尽了办法,利用了下楼做核酸、志愿者上门检测、送物资等所有能利用的机会。
——中新社吉林分社记者
苍雁 石洪宇
▲上海徐汇区为居民免费发放“爱心美食礼包”。
中新社发 陈玉宇 摄
▲上海居民雨中排队进行核酸检测。
中新社发 陈玉宇 摄
我们也可以利用人脉,每个一线记者都有自己的人脉资源。疫情报道之中,医疗单位、社区、消防、教育部门等,都是新闻线索提供“大户”,勤问,勤沟通,可以获得宝贵的一手图片和视频。
第二问:如何进行实地采访?
即便是获得外出采访许可,疫情防控也是比采访更重要的事项。每次外出,我们基本都是防护服、防护面罩齐全,消毒液随身携带,一天怕是要洗手十几遍。
——中新社吉林分社记者
苍雁 石洪宇
如何顶着被病毒感染的风险“穿梭”于各新闻现场,既能获取新闻,又能病毒不沾?
第一,防护装备要齐全、自我消杀要到位,这是基本的防护措施。
第二,在前往有感染风险的区域时,要速战速决、“不恋战”、迅速撤离现场。
第三,先拍摄、后采访。把采访地点“后移”,移至安全区域。这样,我们在“风险区”停留的时间就会缩短。
▲上海新国际博览中心方舱医院“亲子方舱” 。
中新社 殷立勤 摄
▲4月14日,解除隔离医学观察的市民与执勤民警告别 。中新社记者 殷立勤 摄
第三问:如何有效开展云采访?
相比寻找新闻线索,封控期间落实采访难度更大。
▲上海浦西封控。中新社发 王冈 摄
加强策划:
确保高效沟通
“云采访”受到心理、通话时长等因素影响较多,要求沟通更加精准。如何引导并倾听,需要我们在做电话、视频采访前就“心中有数”。
要做足策划,采访提纲越详实越好,准备工作充分,可以避免卡壳、尴尬,而且可以让采访更为融洽;采访主题的设置要明确,这样有利于话题聚焦,有利于清楚地和采访对象沟通,其介绍也可以更有针对性;联系时要注重礼仪,包括提前沟通采访时间、介绍自己并说明采访意图、稿件发布方式等;采访的问题要体现逻辑和条理,覆盖各个角度,做到“云中”采访,心中敞亮。
谨慎核对:
确保真实准确
相比于面对面采访,“云采访”对信源和信息的准确性也提出了更高要求。
采访前要加强对采访对象身份和联系方式等内容的核对;由于“云采访”干扰因素多,容易产生误说或误听等问题,采访中一定要注意对采访信息的聆听和核实;采访后一定要将成稿文字内容与采访对象进行核对,通过微信等即时通信工具让采访对象核对,确保真实准确地反映采访对象想表达的内容。
在难以到达一线的情况下,多点采访的原则、保护信源的原则、真实性的原则更需要重视,记者要尽量获取第一手信息,采访到权威信息、来自三个以上的独立信源的信息。
——中国传媒大学媒体融合与传播国家重点实验室研究员 周晓萌
挖掘细节:
确保生动鲜活
“云采访”虽然方便,但相比面对面采访,对表情、神态等观察减弱,而且也容易产生采访不深不透、缺少细节等问题。
要采写有可读性、感染力的内容,故事和细节必不可少。记者要多挖掘细节、挖掘故事,让采访尽量翔实、生动、有趣。不怕唠跑偏,就怕唠不透。在做报道策划时,设计细节性提问。采访中认真倾听和梳理,补充提问,了解细节。
当然,这些未必会全用在稿件上。但可以让我们“身临其境”。如同一则故事,你要想讲得完整,就需要了解故事的前因后果。
善用工具:
确保有据可查
“云采访”采用了现代化技术手段,语音通话、视频通话、图片、语音信息和文字信息等方式,有利于对信息的记录和反复核实,对保障采访内容的真实准确有帮助。
需要做好相关信息的留存和记录,如音频采访进行录音、视频采访进行录屏、转录成文字信息、做好文件命名、整理到文档中专门留存。要注意留存一定时间再删除,或者通过云盘存储长期保存。以备后续事实核对、复查、学习甚至防范法律风险等用途。
第四问:
敏感议题,记者该如何报道?
敏感问题之所以敏感, 是因为它和公共利益密切相关。
▲上海市民外出采购生活必需品。
中新社记者 殷立勤 摄
思路1:
侧面采访
当正面采访很难达到采访目标的时候 , 可以采用侧面的提问采访方法完成相关问题的调查, 从相关问题的侧面入手 , 迂回前进 , 转变问题思路 , 完成合理的采访结果目标。
思路2:
用敏锐化解敏感——报道语言明确
疫情这种不确定的环境下,人们对于疫情的认识、事件本身就是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。
因此出现了“反转新闻”等破坏公信力的事件,媒体在这种情况下最容易的就是被冠上“炒作”的帽子,或被斥为“无良”。
事实上,新闻的不准确来自于语言的模糊性,因此记者的报道采访中应该极力避免含糊的语言表达。
——中国传媒大学媒体融合与传播国家重点实验室研究员 周晓萌
思路3:
建设性视角、人文关怀
▲医护人员帮助解除隔离医学观察的市民搬运行李。中新社记者 殷立勤 摄
抵达现场不只是为了报道问题,更是为了“解决”问题。群众的呼声、政府的决策、发展的需要, 应该成为报道发力的方向。要以积极的姿态积极介入,着眼于分析原因、寻找解决方法,让报道起到举一反三的作用。
要充分体现对人的生存状况的关怀、对人的尊严与符合人性的生活条件的肯定。要化解矛盾、理顺情绪。还要注意保护采访对象的个人隐私,不要让报道对采访对象带来不便,甚至伤害。
思路4:
全局观点——新闻报道的“总体真实”
在报道的过程当中,我们应该从总体出发,报道社会的整体情况,不能流于一事一议的报道之中。
不能千篇一律的报道“高点”,如XX防疫工作者的无私奉献、XX社区在封控之后秩序井然、物资丰富等等。
也不可以一味关注“低点”,比如某地防疫工作组织的不是很有力、老百姓的生活受到影响、个别人或者个别地方生活困难等等。
不仅单篇报道要保持真实、客观,即不放大疫情,不放大敏感话题涉及的当事人所遇到的不便、遭受的苦难;而且,每篇报道拼凑出的社会图景也需要是真实的。如此,给公众提供一个更客观的视角,也容易获得我们的读者对媒体报道的信任。
——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 罗自文
第五问:面对于突如其来的封控,
媒体机构如何应对?
思路1:
开启“前后方”合作模式
疫情让人们出行受限,在部分记者需要居家办公时,可采取“前后方”合作模式,让外出采访的记者和被封控在家的记者以“一对一”搭档的形式展开工作,提高工作效率。
可以外出采访的记者前往封控卡点、核酸检测等所有能去的现场,拍摄图片及视频、进行采访,并第一时间将资料传至后方;被封控在家的记者则在后方梳理整合素材,形成稿件。
▲上海黄浦区临时“马路菜场”。
中新社记者 殷立勤 摄
思路2:
媒体转型好机会
疫情给我们带来了一个新闻生产方式的转型机会,不破不立。
疫情对于传统媒体的转型是一次“危机”,更是一次“转机”,也许对于传统媒体而言,正是可以重塑采编组织架构的绝好机会,顺势将主要采编力量转化到新媒体上来,实现整体转型。
——中国传媒大学媒体融合与传播国家重点实验室研究员 周晓萌
参考文献:
[1]吴力.行业报如何做好“云采访”——以“云上”广交会采访为例[J].报林,2021,(01):70-71.
[2]姜艺玮.浅析记者获取新闻线索的有效路径[J].记者摇篮,2021,(10):60-61.
[3]单朝晖.市级媒体社会热点报道的问题及对策[J].青年记者,2015,(11):23-24.
[4]李春元.疫情下驻外记者远程视频采访研究与实践[J].新闻研究导刊,2020,11(20):237-238.
[5]蒋静.新媒体时代新闻记者采访与写作方式的创新[J].记者观察,2020,(24):136-137.
编辑:焦雨辰
责编:魏园
推荐阅读: